鲍威尔措辞意外“转鹰” 美联储政策陷两难境地|美联储
中国证券报
● 本报记者 张枕河
本周,刚刚被美国总统拜登提名连任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再度成为全球市场的焦点。当地时间11月30日,一贯被认为是“鸽派”的他在出席听证会时却意外释放了“鹰派”言论,表示美联储未来将考虑加快紧缩步伐。这一表态直接促使美股当日尾盘大幅跳水,美债则应声走强。
这一重大转变背后玄机何在?美联储是顾忌通胀压力还是另有考量?市场是否反应过度?从长期看,美联储政策前景会否发生根本转变?
鲍威尔表态出人意料
当地时间11月30日,鲍威尔出席美国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时意外表示,鉴于目前美国通胀压力高企,美联储应考虑提早几个月结束资产购买计划。
他强调,目前美国经济增长强劲,通胀压力较高,也许“提早几个月”结束资产购买计划是合适的。他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下次货币政策会议上就是否加速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展开讨论。
值得关注的是,他指出,继续使用“暂时性”这个词描述美国通胀情形已不合时宜,美联储应尽量更清楚地解释其对通胀的看法。
相较近期备受关注的新冠疫情和变异毒株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鲍威尔似乎更关注通胀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市场风险。他表示,近期美国新冠确诊病例数量上升和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出现对美国经济和就业构成下行风险,同时增加了通胀不确定性。对病毒的更大担忧可能会降低人们工作的意愿,这将导致就业市场复苏放缓,并加剧供应链中断的风险。现在看来,推高通胀的因素将一直延续到明年。
受鲍威尔表态影响,当日美股大幅下跌,特别是尾盘加速调整。而美国国债以及具有避险属性的货币如日元、瑞郎则联袂走强。
今年11月初,美联储宣布从当月晚些时候开始逐月削减资产购买规模150亿美元,包括1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50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如果按照这一速度,美联储原本将于明年6月结束资产购买计划,但鲍威尔的最新表态使得市场预计该计划结束有望加速实施,随之而来的是美联储加息可能提前。
解决通胀成首要任务
业内专家认为,巨大的通胀压力正是美联储可能被迫提前收紧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
近日,随着美国通胀压力上升,已经有不少美联储官员和经济学家开始呼吁美联储加速退出购债计划,为尽早启动加息做准备。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2%,创近31年来最大同比涨幅。
FXTM分析师杨傲正指出,鲍威尔首次表示不再将通胀描述为“暂时性”,更表示可能考虑提前数月完成缩债行动。实际上鲍威尔的“转向”并非毫无预兆。目前市场多数观点认为,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美联储需要加快缩债并提前加息。此外,美国政府高层也在过去一个月内屡次涉及油价高企等与通胀相关的话题,为了遏制通胀,美联储的政策工具当然是重中之重。从这个角度看,鲍威尔在被提名连任之后态度反转,其实合情合理。
紧缩步伐难以加快
市场人士指出,一方面美国通胀高企难以遏制,需要收紧货币政策降温;另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特别是变异毒株等影响,美国经济前景仍有很大不确定性,如果过快收紧货币政策,可能会导致经济和产业受到冲击。在政策两难困境下,美联储长期政策可能仍将“走着瞧”。如果通胀持续高企,就适度加快紧缩步伐;如果经济下行压力过大,则适度放缓步伐。
瑞银集团在最新报告中预测,美联储可能并不会在明年启动加息,而是会在2023年才加息。该机构给出两大预判理由:一是基于对通胀周期的判断,美国通胀将在明年第二季度见顶,因此美联储加息压力相对缓解;二是全球经济增速在今年下半年开始放缓,并进入常态化,美联储会对加息保持谨慎。既削减量化宽松,同时对过度紧缩保持谨慎,将是美联储未来的政策趋势。
DWS首席投资官克鲁兹坎普指出,预计供应链问题将于2022年逐渐舒缓,通胀水平会跟随下行,预计美国的通胀率将下滑至2.8%。预计美国将于2022年中期退出购债计划,并于第四季度开始加息。